网站导航
首 页
期刊简介
栏目介绍
投稿须知
期刊浏览
期刊订阅
电子版索阅
网上订阅
联系我们
杂志社主页
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价值逻辑
[1-6]
刘吉发
[摘要]浏览(
14880
)次
DOI:
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物质力量性
[1-6]
辛向阳
[摘要]浏览(
14845
)次
DOI:
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意蕴
[1-5]
上官酒瑞
[摘要]浏览(
14623
)次
DOI:
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改革实践观 ——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结构的多维审视
[1-7]
张继龙
[摘要]浏览(
14926
)次
DOI:
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
[1-9]
邸乘光
[摘要]浏览(
14511
)次
DOI:
正确义利观是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
[1-6]
张青卫 韩兴武
[摘要]浏览(
14668
)次
DOI:
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思维逻辑
[6-10]
包彦征
[摘要]浏览(
14183
)次
DOI:
论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维度
[6-10]
颜玫琳
[摘要]浏览(
14486
)次
DOI:
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实践
[7-12]
王维国 王石磊
[摘要]浏览(
14743
)次
DOI: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意蕴
[7-10]
秦晓茹 马慧吉
[摘要]浏览(
14680
)次
DOI:
需要的本质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
[8-14]
林彦虎
[摘要]浏览(
14914
)次
DOI:
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
[10-14]
阿茹娜
[摘要]浏览(
14948
)次
DOI:
中国政策议程设置民主化的价值维度考量
[11-18]
汪家焰 赵晖
[摘要]浏览(
14920
)次
DOI:
如何合理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?
[11-21]
蔡昉
[摘要]浏览(
1784
)次
DOI:
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口头传统
[11-21]
朝戈金
[摘要]浏览(
15158
)次
DOI:
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来源、实践基础与创新发展
[13-18]
白维军
[摘要]浏览(
15902
)次
DOI:
论社会治理重构中的个体与集体问题
[15-23]
张康之
[摘要]浏览(
15384
)次
DOI:
论新时代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——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引
[15-22]
程恩富 张杨
[摘要]浏览(
15192
)次
DOI:
人工智能的政治经济学批判
[19-25]
付文军
[摘要]浏览(
15613
)次
DOI:
新时代民生概念辨析
[19-23]
童星
[摘要]浏览(
15220
)次
DOI:
城市商品房社区的冲突与精细化治理——一个以业主行为为中心的考察
[22-27]
吴晓林 李昊徐
[摘要]浏览(
15407
)次
DOI:
我国现代社会保障的理念、政策演变及启示
[22-27]
白维军
[摘要]浏览(
15174
)次
DOI:
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演进——基于国家建设视阈的分析
[23-32]
王海荣
[摘要]浏览(
15233
)次
DOI:
项目制研究何以成为"显学":概念辨析、性质定位与实践探索
[24-35]
豆书龙 叶敬忠
[摘要]浏览(
15277
)次
DOI:
新时代、新社保与新政策——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趋势
[24-30]
席恒
[摘要]浏览(
15819
)次
DOI:
是彰显还是泛化?——政治使命引入市制改革的原因与风险分析
[26-33]
何李
[摘要]浏览(
1674
)次
DOI:
公共行动的生成逻辑——一种共同行动类型的分析
[28-34]
陈付龙
[摘要]浏览(
15539
)次
DOI:
以“美好生活”为核心的新时代社会保障论纲
[28-34]
林闽钢
[摘要]浏览(
15266
)次
DOI:
新时代背景下民政职能改革研究
[31-38]
杨立雄
[摘要]浏览(
15349
)次
DOI:
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本建制单位的选择与逻辑
[33-38]
胡平江
[摘要]浏览(
15180
)次
DOI:
“政策试点”“政策试验”与“政策实验”的概念辨析
[34-41]
刘然
[摘要]浏览(
15488
)次
DOI:
老子哲学所能接受的“欲望空间”
[35-41]
汪韶军
[摘要]浏览(
15535
)次
DOI:
综合保障性扶贫:中国脱贫攻坚的新旨向与新探索
[35-41]
左停 徐卫周
[摘要]浏览(
15593
)次
DOI:
乡村振兴行动中的生存理念冲突:表现、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
[36-41]
李百超 谢秋山
[摘要]浏览(
15396
)次
DOI:
结构限度视阈下精准脱贫的治理结构研究
[39-45]
曹志立 孙德超
[摘要]浏览(
15177
)次
DOI:
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视野下劳模精神再阐释
[39-46]
刘佳
[摘要]浏览(
15221
)次
DOI:
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缺失及当代审视
[42-47]
徐军
[摘要]浏览(
15260
)次
DOI:
韧性城市建设: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优选之路
[42-54]
唐皇凤 王锐
[摘要]浏览(
15293
)次
DOI:
黄老道家治国论的内在逻辑
[42-47]
白延辉
[摘要]浏览(
15572
)次
DOI:
价值形式理论与货币的生成逻辑 ——从马克思到宇野学派的价值形式理论演进史评析
[42-48]
尤歆惟
[摘要]浏览(
15456
)次
DOI:
生育率提高难在何处?——育龄女性生育保障体系的缺失与完善之思
[42-47]
贾玉娇
[摘要]浏览(
1788
)次
DOI:
什么是启蒙:法兰克福学派的再答复
[47-53]
吕红霞
[摘要]浏览(
15333
)次
DOI:
社会批判理论视域下“康德/萨德”命题的哲学策略
[48-53]
曾志浩
[摘要]浏览(
15333
)次
DOI:
城市流动人口贫困识别与精准帮扶管理机制研究
[48-54]
杨帆 庄天慧 王卓
[摘要]浏览(
15265
)次
DOI:
论康德美学中无目的合目的性之涵义
[48-54]
吴宁
[摘要]浏览(
15841
)次
DOI:
为什么是《精神现象学》而非《法哲学原理》?——论《巴黎手稿》中的“黑格尔因素”
[49-56]
梁燕晓
[摘要]浏览(
15435
)次
DOI:
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关系的康德式溯源和沟通——以康德“遗世手稿”的场域思想为反思向度
[54-60]
代利刚
[摘要]浏览(
15295
)次
DOI:
人性自利与不完美政体——休谟政治现实主义思想探析
[54-60]
刘洋
[摘要]浏览(
15338
)次
DOI:
早期儿童多维贫困测度及致贫机理分析——基于重庆市武陵山区的实证研究
[55-61]
杨晨晨 刘云艳
[摘要]浏览(
15237
)次
DOI:
辽朝追尊皇帝及其原因钩沉
[55-62]
肖爱民
[摘要]浏览(
15482
)次
DOI:
城市群区域治理的“边界排斥”困境及跨界联动机制研究
[55-62]
陈亮
[摘要]浏览(
15302
)次
DOI:
历史虚无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历史观的批判及话语体系重构
[57-62]
曾鹏
[摘要]浏览(
15369
)次
DOI:
伦理、权力与交往:中国传统行政哲学的核心特质
[61-68]
王升平
[摘要]浏览(
15195
)次
DOI:
慕容氏的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 ——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间融合的个案研究
[61-68]
李海叶
[摘要]浏览(
15350
)次
DOI:
论“被发现的公正话语”——基于公正的“理论-话语”的差别性视角
[62-68]
亓光
[摘要]浏览(
15476
)次
DOI:
从“格物”到“格心”的转变 ——兼论阳明《大学》诠释所存在的问题
[63-70]
张兴
[摘要]浏览(
15383
)次
DOI:
从增长锦标赛到治理竞赛:我国城市治理方式的转换及其问题
[63-70]
彭勃 赵吉
[摘要]浏览(
15360
)次
DOI:
西夏基层社会管理组织问题探究
[63-68]
郝振宇
[摘要]浏览(
15357
)次
DOI:
北魏廷尉司直与监察、司法双向监督机制的构建
[69-76]
钟盛
[摘要]浏览(
15610
)次
DOI:
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:基层治理可持续创新的分析框架
[69-76]
杨文欢
[摘要]浏览(
15376
)次
DOI:
契丹部落联盟时期“王”“汗”称号及其关系——兼论“天皇王—天皇帝”称号及其双重性
[69-74]
冯科
[摘要]浏览(
15259
)次
DOI:
中古时期李陵后裔辨伪
[69-74]
李荣辉
[摘要]浏览(
15342
)次
DOI:
元刘万奴部答剌罕军考
[71-74]
刘晓
[摘要]浏览(
15451
)次
DOI:
从操心范畴看海德格尔对科西克思想之影响
[71-76]
邹小华
[摘要]浏览(
15324
)次
DOI:
17世纪20~30年代喀尔喀蒙古与沙俄的关系 ——以林丹汗西迁为中心
[75-79]
姑茹玛
[摘要]浏览(
15401
)次
DOI:
蒙古弘吉剌部与元朝西北军事
[75-79]
康建国
[摘要]浏览(
15315
)次
DOI:
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法治的理论命题与逻辑转向
[75-84]
倪斐
[摘要]浏览(
15227
)次
DOI:
未来事件的轮廓或构象——德勒兹与概念创造的问题
[77-83]
张能
[摘要]浏览(
15364
)次
DOI:
论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黑格尔渊源
[77-83]
吴鹏
[摘要]浏览(
15348
)次
DOI:
司法改革中的司法惩戒:进步、问题与出路
[77-83]
谢小剑
[摘要]浏览(
15668
)次
DOI:
“边地”与“腹地”的复合体 ——军事防御视野下清前期长城以南沿边地带的战略地位
[80-87]
邓涛
[摘要]浏览(
15493
)次
DOI:
明蒙对峙下的塔滩地望与地缘
[80-84]
卢绪友
[摘要]浏览(
15195
)次
DOI:
自我保存:生命政治的内在逻辑——兼论福柯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政治哲学关联
[84-90]
李乾坤
[摘要]浏览(
15340
)次
DOI:
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
[84-90]
姚万勤
[摘要]浏览(
15554
)次
DOI:
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
[84-88]
孙秀梅
[摘要]浏览(
15253
)次
DOI:
金融安全视角下企业资产证券化预测信息披露研究——以现金流预测为例
[85-91]
赵万一 唐旭
[摘要]浏览(
15253
)次
DOI:
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的问题及建议——一个激励理论的视角
[85-92]
杜维超
[摘要]浏览(
15250
)次
DOI:
民法“合同编”的编纂进展、主要发展与完善思路
[88-97]
龙卫球
[摘要]浏览(
15538
)次
DOI:
阴山以北的金元时期城址
[89-93]
魏坚 周雪乔
[摘要]浏览(
15312
)次
DOI:
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如何刑事政策化——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“宽缓”面向的考察与反思
[91-97]
刘茵琪
[摘要]浏览(
15816
)次
DOI:
元朝纸币制度的选择、运行与崩溃——元朝快速灭亡原因的货币维度分析
[91-97]
李晓 李黎明
[摘要]浏览(
15512
)次
DOI:
“反流押协议”的司法风险及其应对
[92-98]
付慧姝
[摘要]浏览(
15269
)次
DOI:
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的思维方式演进 ——一个社会系统论的视角
[93-99]
陈锦波
[摘要]浏览(
15398
)次
DOI:
唐太宗安边政策与治理模式述论——以处理与东突厥、薛延陀政权关系为例
[94-98]
冯雨晴
[摘要]浏览(
15335
)次
DOI:
中国的教育发展:成就、挑战与对策
[98-107]
王美艳
[摘要]浏览(
15386
)次
DOI:
匈奴手工业发展考论
[98-107]
胡玉春
[摘要]浏览(
15287
)次
DOI:
论民法典中保理合同典型义务条款的设计——以《民法典合同编(草案)(二次审议稿)》第525条之一第1款为中心
[98-104]
徐同远
[摘要]浏览(
16366
)次
DOI:
地方立法合宪性审查:内涵、空间与功能
[99-104]
邢斌文
[摘要]浏览(
15626
)次
DOI:
共通性:权责清单与机构编制法定化关系解读
[99-104]
刘启川
[摘要]浏览(
15205
)次
DOI:
中国区域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空间特征研究—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
[100-108]
刘金全 魏阙
[摘要]浏览(
15389
)次
DOI: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化基因
[105-110]
周绍东 潘敬萍
[摘要]浏览(
15385
)次
DOI:
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性质认定与制度完善
[105-111]
彭中遥
[摘要]浏览(
15436
)次
DOI:
论基于缔约过失之合同变更权
[105-111]
林洹民
[摘要]浏览(
15490
)次
DOI:
契丹文史料所见安团将军及割烈司徒名讳考释
[108-115]
彭鞑茹罕
[摘要]浏览(
15398
)次
DOI:
股权结构、产权性质与装备制造企业发展——基于中国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
[108-115]
李士梅 李强
[摘要]浏览(
15252
)次
DOI:
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——一个条件过程分析
[109-115]
李楠博
[摘要]浏览(
15516
)次
DOI: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的创新发展阶段研究
[111-118]
李家祥
[摘要]浏览(
15275
)次
DOI:
劳动力转移、资本积累与农户的双向分化
[112-118]
郭剑雄
[摘要]浏览(
15311
)次
DOI:
关于高质量发展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
[112-117]
梁琳
[摘要]浏览(
15543
)次
DOI:
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留所上诉问题研究
[116-121]
董坤
[摘要]浏览(
15543
)次
DOI:
职业企业家目标管理创新艺术研究——兼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
[116-121]
刘茂松
[摘要]浏览(
15279
)次
DOI:
演化博弈视角下金融科技创新监管问题研究
[116-122]
卜亚 李晖
[摘要]浏览(
15340
)次
DOI:
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信用合作激励机制研究 ——基于联合利润增加值的案例比较分析
[118-124]
许黎莉 陈东平
[摘要]浏览(
15244
)次
DOI:
虚拟资本拜物教批判的时代意义及其进路—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追问
[119-125]
杨娟
[摘要]浏览(
15300
)次
DOI:
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应对 ——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读
[119-126]
钱书法
[摘要]浏览(
15269
)次
DOI:
论古代东方史诗文学发生的同质性——以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为例
[122-131]
王艳凤
[摘要]浏览(
15260
)次
DOI:
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反悔问题研究
[122-131]
秦宗文
[摘要]浏览(
15422
)次
DOI:
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、评价标准与实现路径
[123-131]
任平 刘经伟
[摘要]浏览(
15291
)次
DOI:
连锁董事影响管理者负债融资决策吗? ——基于风险承担视角的实证检验
[125-132]
刘颖 钟田丽
[摘要]浏览(
1812
)次
DOI:
碳市场政策能否减少区域碳排放?—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
[126-132]
管志贵 田学斌
[摘要]浏览(
1902
)次
DOI:
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——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
[127-133]
王朝科 谢富胜
[摘要]浏览(
15276
)次
DOI:
国家所有权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
[132-138]
邹俊
[摘要]浏览(
15318
)次
DOI:
少数民族活态史诗翻译的三重维度
[132-138]
王治国
[摘要]浏览(
15414
)次
DOI:
信用同资本逻辑的发展演绎与资本主义金融危机风险的再生性——《资本论》虚拟资本理论再探
[132-138]
王维平 靳永茂
[摘要]浏览(
15488
)次
DOI:
生态美学对自然美理论的批判与超越
[133-143]
胡友峰
[摘要]浏览(
15416
)次
DOI:
乡村变革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空间政治——论中国当代小说的“集市”叙述
[133-139]
雷鸣
[摘要]浏览(
15410
)次
DOI:
简牍媒介时代的“文”学
[134-141]
孙易君 孟庆雷
[摘要]浏览(
15175
)次
DOI:
中国网络文艺内外循环再生产的三重逻辑
[139-148]
马立新
[摘要]浏览(
15202
)次
DOI:
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中身体叙事的文化维度
[139-145]
赵海燕
[摘要]浏览(
15275
)次
DOI:
金融风险防范下的房价上涨与流动性紧缩
[139-145]
赵红雨 李沂
[摘要]浏览(
15426
)次
DOI:
别现代理论:“后焦虑时期”本土话语再造的新维度
[140-146]
余凡
[摘要]浏览(
15423
)次
DOI:
魏晋南北朝文论对当前批评文体建构的多元启示
[142-149]
邓心强
[摘要]浏览(
15257
)次
DOI:
康德与自然美的推重和贬抑
[144-150]
王中原
[摘要]浏览(
15278
)次
DOI:
中国能源强度区域特征、空间效应与区域差异
[146-152]
廖敬文 侯景新
[摘要]浏览(
15471
)次
DOI:
空间、治理与生活世界——一个理解社区转型的分析框架
[146-152]
茹婧
[摘要]浏览(
15521
)次
DOI:
重复叙事的空间逻辑
[147-153]
赵崇璧
[摘要]浏览(
15438
)次
DOI:
网络游戏与新媒体时代的文艺理论
[149-155]
鲍远福
[摘要]浏览(
15234
)次
DOI:
论浙派扬州诗人群落的“同题集咏”唱和活动——以“扬州二马”为中心
[150-155]
王小恒
[摘要]浏览(
15256
)次
DOI:
论梭罗自然美学对时代病的救治
[151-156]
王焱
[摘要]浏览(
15269
)次
DOI:
近百年文学“民族性”问题的中国谱系及反思
[153-159]
傅钱余
[摘要]浏览(
15432
)次
DOI:
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疏离现象的形成及其应对
[153-159]
耿言虎
[摘要]浏览(
15537
)次
DOI:
融合与共生:世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草原生态文化创新理路
[154-159]
孙秀民 高维峰
[摘要]浏览(
15198
)次
DOI:
“字料库”背景下汉字字际关系理论探究
[156-162]
孙建伟
[摘要]浏览(
15341
)次
DOI:
唐代“商胡”形象的文学书写与文化意蕴
[156-161]
陈瑜 沈文凡
[摘要]浏览(
15233
)次
DOI:
照顾性别化视角下的女性公民身份完整化研究
[157-163]
李文祥 翟宁
[摘要]浏览(
15411
)次
DOI:
全球化场域中的语言安全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
[160-166]
吴慧
[摘要]浏览(
15310
)次
DOI:
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建构的脉络变迁与中国进路
[160-166]
罗昕
[摘要]浏览(
15230
)次
DOI:
基于社会公正视角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
[160-166]
王立国
[摘要]浏览(
15573
)次
DOI:
中国当代蒙藏“诗镜”诗学研究述评
[162-168]
树林
[摘要]浏览(
15194
)次
DOI:
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形象的变迁与重构——基于上海的历史考察
[163-169]
汪鸿波 费梅苹
[摘要]浏览(
15332
)次
DOI:
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
[164-171]
李翌萱
[摘要]浏览(
15814
)次
DOI:
裕固族地区藏传佛教的变迁研究
[167-176]
邢海燕
[摘要]浏览(
15160
)次
DOI:
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战略演进轨迹研究
[167-176]
龙宝新
[摘要]浏览(
15626
)次
DOI:
新时代高等教育“双一流”建设的逻辑进路
[167-172]
陈峰
[摘要]浏览(
15422
)次
DOI:
构建实践共同体: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赜
[169-174]
刘鹂
[摘要]浏览(
15217
)次
DOI:
府际关系视角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类型分析及转化策略
[170-177]
曲绍旭
[摘要]浏览(
15303
)次
DOI:
“温柔敦厚”的文化认同危机与审美范式转型
[172-177]
秦洪亮
[摘要]浏览(
15363
)次
DOI:
重心下移:大学治理中的学生参与
[173-177]
骆聘三 张才君
[摘要]浏览(
15356
)次
DOI:
论乡村教师发展的多维空间及其实践向度
[175-180]
任胜洪
[摘要]浏览(
15227
)次
DOI:
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70年的中国特色道路
[177-184]
陈亮
[摘要]浏览(
15659
)次
DOI:
电影下乡的特征演化、功能变迁与实践反思
[177-184]
何阳 汤志伟
[摘要]浏览(
15212
)次
DOI:
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的舆论形态与舆论生态
[178-182]
沈正赋
[摘要]浏览(
15561
)次
DOI:
公共精神: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诉求
[178-182]
崔建利 崔华华
[摘要]浏览(
15353
)次
DOI:
道德教育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张力与路径
[178-183]
赵志业
[摘要]浏览(
15222
)次
DOI:
乡村教师队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、困境及路径
[181-186]
龙洋
[摘要]浏览(
15341
)次
DOI:
近百年中国古代蒙古文历史文献研究
[183-188]
李德锋 程丽
[摘要]浏览(
15283
)次
DOI:
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现实诉求和推进策略
[183-188]
翁伟斌
[摘要]浏览(
15654
)次
DOI:
我国PISA研究的新世纪图景
[184-190]
覃基笙 朱敬
[摘要]浏览(
15268
)次
DOI:
乡村教育场域中的结构困境及实践路径——基于结构主体的行为逻辑分析
[185-191]
谢君君
[摘要]浏览(
15252
)次
DOI:
从钟摆现象到融合效应——新中国成立70年课程改革的历史回眸与前景描绘
[185-191]
朱文辉
[摘要]浏览(
15584
)次
DOI:
乡村教师教学信念生成的困境与认同建构理路
[187-193]
龚洪 康翠萍
[摘要]浏览(
15226
)次
DOI: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
[189-194]
梁成艾
[摘要]浏览(
15532
)次
DOI:
大数据对学习科学融合发展的深化影响及策略
[191-196]
张宏达
[摘要]浏览(
15387
)次
DOI:
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矛盾转向及实践探新
[192-197]
田再悦 陈恩伦
[摘要]浏览(
15263
)次
DOI:
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前瞻
[192-197]
刘文杰
[摘要]浏览(
15379
)次
DOI:
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精神家园构建研究
[194-199]
曹萍 李艳 王彬彬
[摘要]浏览(
15178
)次
DOI:
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、结构要素与建设路径
[195-199]
袁福
[摘要]浏览(
15574
)次
DOI:
双重约束下内蒙古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
[197-202]
张智慧 孙佳文 赵海东
[摘要]浏览(
15194
)次
DOI:
国内社会科学范畴中人工智能研究的学术版图
[198-212]
梅立润
[摘要]浏览(
15259
)次
DOI:
“稳羊增牛扩猪禽”战略降低了内蒙古肉羊产业的比较优势吗?
[198-203]
赵大军 修长百
[摘要]浏览(
1904
)次
DOI:
丝路农业交流发展的阶段、路径和形式
[200-205]
刘馨秋 王思明
[摘要]浏览(
15247
)次
DOI:
牧区振兴理论与实践探索 ——“乡村振兴与牧区发展论坛”会议综述
[200-204]
刘小燕 李娜
[摘要]浏览(
15196
)次
DOI:
公共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: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
[203-212]
刘佳
[摘要]浏览(
15237
)次
DOI:
对游动性的反思——评《游牧的终结?——内亚地区社会、国家与环境》
[204-212]
阿妮尔
[摘要]浏览(
2139
)次
DOI:
文化传承·勇于实践·改革创新——评敖仁其、艾金吉雅《内蒙古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研究》
[205-206]
纳日碧力戈
[摘要]浏览(
15210
)次
DOI:
学术著作出版相关概念研究综述
[206-212]
刘永红
[摘要]浏览(
15424
)次
DOI:
用户登录
投稿须知
作者投稿操作指南
投稿须知
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(汉文版)版权转让协议
投稿时请使用IE浏览器!
文章检索
关键词
标题
作者
上期目录
下期目录
往期目录
2023年
2022年
2021年
2020年
2019年
2018年
2017年
2016年
2015年
2014年
2013年
2012年
2011年
2010年
2009年
2008年
本刊栏目
政 治
法 学
社 会
历 史
哲 学
经济·管理
教 育
文 学
语 言
文 化
西部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