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导航
首 页
期刊简介
栏目介绍
投稿须知
期刊浏览
期刊订阅
电子版索阅
网上订阅
联系我们
杂志社主页
[社会]栏目下的文章目录
从“间断均衡”到“融合驱动”:中国健康老龄化政策变迁研究
[161-170]
翟绍果 韩煜 徐天舒
[摘要]浏览(
704
)次
DOI:
农村老年人自养秩序:主观意愿、现实条件与实践样态
[171-180]
周佩萱 陈辉
[摘要]浏览(
712
)次
DOI:
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社区实现路径
[181-187]
白维军 王欢
[摘要]浏览(
716
)次
DOI:
“风险—能力—体系”: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多维脆弱性识别及消减路径研究
[153-161]
陈相云
[摘要]浏览(
800
)次
DOI:
弥合数字鸿沟:老年群体数字化生存的困境与突围
[162-169]
武文颖 朱金德
[摘要]浏览(
808
)次
DOI:
迈向技术型自治:数字乡村中村民自治空间转向的社会建构
[155-162]
何阳 高小平
[摘要]浏览(
1797
)次
DOI:
修改常识成新知:数字时代新闻社会学的理论检视与内涵重订
[163-170]
冉华
[摘要]浏览(
1792
)次
DOI:
灵活就业流动人口参保是逆选择还是被选择?
[152-160]
冉晓醒 仇雨临
[摘要]浏览(
1306
)次
DOI:
流动的家庭权力:农村代际同住家庭权力的新样态——空间权力的视角
[161-168]
白淑英 刘欣
[摘要]浏览(
1444
)次
DOI:
农转居社区物业“混改”的适应性治理逻辑——基于苏州工业园区Y街道的案例研究
[147-155]
叶继红
[摘要]浏览(
4211
)次
DOI:
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多层瞄准机制
[139-146]
关信平
[摘要]浏览(
4576
)次
DOI:
孝而难养与守望相助: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问题研究
[147-154]
郑雄飞 吴振其
[摘要]浏览(
4615
)次
DOI:
从经济救助型到照料服务型:我国养老保障政策的目标转向
[155-162]
白维军 宁学斯
[摘要]浏览(
4592
)次
DOI:
打开“科技黑箱”:新兴科技风险的行动者网络分析——以基站电磁辐射健康风险为例
[145-152]
张海柱
[摘要]浏览(
6733
)次
DOI:
生活化治理:脱贫户贫困陷阱干预的理论范式及实践路径
[153-161]
刘建 江水法
[摘要]浏览(
6743
)次
DOI:
共同体的社会学考评及其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实践
[160-167]
吴晓凯
[摘要]浏览(
8787
)次
DOI:
我国民族地区提升“社区韧性”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
[168-176]
柳建文
[摘要]浏览(
8793
)次
DOI:
疾病冲击、代际支持与非正式护理 ——基于CLHLS2008—201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
[151-159]
李雪岩 王新军
[摘要]浏览(
13366
)次
DOI:
大数据时代社区生态系统的构建
[160-166]
张起帆 彭善民
[摘要]浏览(
13343
)次
DOI:
垃圾分类技术何以在农村落地——基于浙西芦荻镇的经验
[167-173]
蒋培
[摘要]浏览(
13336
)次
DOI:
德国的家庭政策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
[174-180]
杨无意
[摘要]浏览(
13322
)次
DOI:
绰号的隐喻:论乡村社会的冲突之维
[164-173]
王晴锋
[摘要]浏览(
15094
)次
DOI:
加快建设高质量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研究
[158-165]
边恕 李东阳
[摘要]浏览(
15076
)次
DOI:
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政策变迁与取向观察
[173-179]
白维军 王奕君
[摘要]浏览(
15007
)次
DOI:
医养结合型养老社区:内涵逻辑、实践困囿与优化方略
[139-145]
易艳阳
[摘要]浏览(
15308
)次
DOI:
区块链技术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空间与构想
[146-152]
唐立 汪鸿波
[摘要]浏览(
15372
)次
DOI:
“字料库”背景下汉字字际关系理论探究
[156-162]
孙建伟
[摘要]浏览(
15341
)次
DOI:
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形象的变迁与重构——基于上海的历史考察
[163-169]
汪鸿波 费梅苹
[摘要]浏览(
15332
)次
DOI:
照顾性别化视角下的女性公民身份完整化研究
[157-163]
李文祥 翟宁
[摘要]浏览(
15411
)次
DOI:
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
[164-171]
李翌萱
[摘要]浏览(
15814
)次
DOI:
空间、治理与生活世界——一个理解社区转型的分析框架
[146-152]
茹婧
[摘要]浏览(
15521
)次
DOI:
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疏离现象的形成及其应对
[153-159]
耿言虎
[摘要]浏览(
15537
)次
DOI:
基于社会公正视角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
[160-166]
王立国
[摘要]浏览(
15573
)次
DOI:
从概念到方法的历程:社区研究的中国再造
[153-159]
何祎金
[摘要]浏览(
15521
)次
DOI:
流动社会中的共同体 ——对齐格蒙特·鲍曼共同体思想的再评判
[160-165]
谭志敏
[摘要]浏览(
15731
)次
DOI:
农民工政策公共性隐缺的一种话语解构路径
[170-174]
汪 超 刘 涛
[摘要]浏览(
15724
)次
DOI:
人力资本、家庭禀赋和农村劳动力就业——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
[175-181]
朱慧劼
[摘要]浏览(
15550
)次
DOI:
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影响
[166-172]
王云多
[摘要]浏览(
16044
)次
DOI:
从经济自由到实质自由:关爱农村“三留守”群体的政策问题研究
[173-178]
刘筱红 成程
[摘要]浏览(
15710
)次
DOI:
中国真实发展指标测算及政策模拟
[151-159]
侯瑜
[摘要]浏览(
15876
)次
DOI:
社区微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价值取向
[160-166]
尹浩
[摘要]浏览(
16021
)次
DOI:
突破农民自组织发展的绩效困境——基于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的视角
[167-171]
汪杰贵
[摘要]浏览(
15942
)次
DOI:
代际支持的生命周期效应:行为抑或文化?——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
[176-184]
韦宏耀 钟涨宝
[摘要]浏览(
2504
)次
DOI:
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及其多中心治理
[185-192]
肖成俊 许玉镇
[摘要]浏览(
15967
)次
DOI:
影响人际友善的三重关系及其现实解析
[134-139]
曾琰
[摘要]浏览(
15662
)次
DOI:
公共空间的“行为之丑”
[140-145]
刘军奎
[摘要]浏览(
15961
)次
DOI:
转型期中国社会戾气的成因探析
[139-145]
李洋
[摘要]浏览(
15712
)次
DOI:
空间视角下城市多民族社区互嵌式治理研究
[146-151]
卢爱国 陈洪江
[摘要]浏览(
15702
)次
DOI:
乡村社会巨变与农村研究进路——以《乡土中国》与《新乡土中国》为范例的比较研究
[153-158]
杨柳,刘小峰
[摘要]浏览(
15884
)次
DOI:
“脱嵌”的土地流转——实现机制与社会效应
[159-165]
马流辉
[摘要]浏览(
15796
)次
DOI:
中层场域:农村社会组织研究新框架——“结构—行动”互构性路径分析
[149-154]
李志强
[摘要]浏览(
15795
)次
DOI:
养老机构住养老人事故风险管理实证研究
[155-159]
刘利君
[摘要]浏览(
15977
)次
DOI:
从“单向决定论”到“双向互构论”:行动—结构的二元对立及整合
[154-158]
李伟
[摘要]浏览(
16129
)次
DOI:
当代中国农民工逆城市化的实践及反思
[159-165]
沈东
[摘要]浏览(
15882
)次
DOI:
埃利亚斯与西方情感社会学——现代文明进程下的反思性探索历程
[168-174]
徐律
[摘要]浏览(
15775
)次
DOI:
“广场舞扰民”话语的批判性考察
[175-180]
李曦
[摘要]浏览(
15994
)次
DOI:
文明和谐视域下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诉求与转型路径
[181-186]
闰彩霞,刘涛
[摘要]浏览(
15797
)次
DOI:
亲子关系中儿童对父母权威的抵抗策略——基于广州市H小学的质性研究
[141-145]
张莉,罗观翠
[摘要]浏览(
15801
)次
DOI:
中国老年残疾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问题及政策优选
[146-151]
郝涛,徐宏
[摘要]浏览(
15754
)次
DOI:
资源与权力:多元互动中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模式研究
[177-184]
许小玲,彭华民
[摘要]浏览(
15822
)次
DOI:
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的本土构建——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
[185-190]
罗兴奇,宋言奇
[摘要]浏览(
16021
)次
DOI:
西方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对适应力研究的质疑与反思
[161-165]
魏萍
[摘要]浏览(
15846
)次
DOI:
转型期“组织—环境—个人”分析框架及其层级变迁
[166-170]
李培挺
[摘要]浏览(
15768
)次
DOI:
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启示
[131-137]
吴炜
[摘要]浏览(
16108
)次
DOI:
社会经济地位、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——一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
[138-144]
焦开山
[摘要]浏览(
15936
)次
DOI:
“五W”传播模式下农村场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研究
[145-150]
徐建飞
[摘要]浏览(
16159
)次
DOI:
“大V”的网络生态乱象及其规制
[155-159]
刘兴凯
[摘要]浏览(
16011
)次
DOI:
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
[160-166]
任冲
[摘要]浏览(
16132
)次
DOI:
论弱势群体幸福权利及其保障
[167-171]
黄爱教
[摘要]浏览(
16072
)次
DOI:
安全感调节下流动人口人际信任的建构机制研究
[172-176]
杨青
[摘要]浏览(
16074
)次
DOI:
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的生成及治理——基于社会信用生态的视角
[161-165]
汪火根
[摘要]浏览(
15915
)次
DOI:
论家庭发展的社会资本逻辑——基于社会结构与公共行动视角
[166-171]
刘筱红,聂飞
[摘要]浏览(
15920
)次
DOI:
中国社会组织的法律困境与出路
[157-162]
杜英歌
[摘要]浏览(
16161
)次
DOI:
社会组织活力激发的新问题及政策思考——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
[163-168]
许小玲
[摘要]浏览(
16269
)次
DOI:
民族地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差异化制度设计研究
[169-174]
安华
[摘要]浏览(
16153
)次
DOI:
群体性“冷漠行为”的社会结构成因分析:一种城市社会学的视角
[155-160]
陈静 徐晓军
[摘要]浏览(
16594
)次
DOI:
迈向“契约化”的政社合作——中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之研究
[161-166]
彭少峰 张昱
[摘要]浏览(
16219
)次
DOI:
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第三方参与:意义、困境与对策
[167-172]
张玉磊
[摘要]浏览(
16142
)次
DOI:
价值冲突与精神皈依:社会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
[146-151]
李贵成
[摘要]浏览(
16175
)次
DOI:
实证主义、价值性与社会学立场——以孔德“实证主义”社会学“价值有涉”为理论起点
[152-156]
童潇
[摘要]浏览(
16181
)次
DOI:
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再造社会组织
[143-146]
陆春萍
[摘要]浏览(
15904
)次
DOI:
“需求与应得”:中国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的前置导向及整合
[147-152]
徐毅成
[摘要]浏览(
15849
)次
DOI:
中国社区研究的学术追求与应有前景
[153-157]
李飞
[摘要]浏览(
15973
)次
DOI:
从纷争到融合: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三次对话
[142-146]
刘天一 马晓浔
[摘要]浏览(
15974
)次
DOI:
社会成就归因认知与社会公平探析
[147-154]
郭砚君
[摘要]浏览(
16059
)次
DOI:
社会学传统的扩容与西方中心主义的消解
[125-130]
何祎金
[摘要]浏览(
16154
)次
DOI:
第二现代性下的风险社会与个体化
[131-136]
杨君
[摘要]浏览(
16100
)次
DOI:
社会秩序的层次探析
[137-141]
高峰
[摘要]浏览(
15995
)次
DOI:
建国以来户籍制度变迁中的政府嵌入
[142-147]
李晓飞
[摘要]浏览(
16059
)次
DOI:
当代中国社会精神气质转型的怨恨渊源
[137-142]
罗贵榕;
[摘要]浏览(
16125
)次
DOI:
公共社会学的意涵
[143-147]
胡全柱;
[摘要]浏览(
16744
)次
DOI:
用户登录
投稿须知
作者投稿操作指南
投稿须知
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(汉文版)版权转让协议
投稿时请使用IE浏览器!
文章检索
关键词
标题
作者
上期目录
下期目录
往期目录
2023年
2022年
2021年
2020年
2019年
2018年
2017年
2016年
2015年
2014年
2013年
2012年
2011年
2010年
2009年
2008年
本刊栏目
政 治
法 学
社 会
历 史
哲 学
经济·管理
教 育
文 学
语 言
文 化
西部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