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导航
首 页
期刊简介
栏目介绍
投稿须知
期刊浏览
期刊订阅
电子版索阅
网上订阅
联系我们
杂志社主页
[历史]栏目下的文章目录
金末河南地区人口的迁入与外流
[73-80]
郝素娟
[摘要]浏览(
713
)次
DOI:
金代奏事制度初探
[81-87]
冯盛
[摘要]浏览(
723
)次
DOI:
道尔本厄鲁特森木古城遗址的考古学研究
[81-87]
魏坚 于柏川
[摘要]浏览(
798
)次
DOI:
清代八旗察哈尔所属外藩扎萨克佐领考论——以茂明安勋旧佐领为例
[88-92]
苏日朦
[摘要]浏览(
803
)次
DOI:
金代广宁府军政地位变迁刍议
[93-99]
边昊
[摘要]浏览(
807
)次
DOI:
辽朝社会生活中的佛教因素补议
[67-73]
王德朋
[摘要]浏览(
1785
)次
DOI:
金代上京路行政区划变迁考述
[74-80]
孙文政
[摘要]浏览(
1774
)次
DOI:
长城沿线直省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
[81-87]
邓涛
[摘要]浏览(
1793
)次
DOI:
清代察哈尔官牧群考述——以上都达布逊诺尔牧群为中心
[62-68]
苏德毕力格
[摘要]浏览(
1451
)次
DOI:
中间商·商路·市场体系:近代中国内陆腹地羊毛、毛皮输出研究
[69-76]
马伟 佟淑玲
[摘要]浏览(
1445
)次
DOI:
石虎夺权、冉闵之乱与后赵灭亡新论
[66-74]
宋祖雄 薛海波
[摘要]浏览(
1348
)次
DOI:
元代“亳州万户府”的形成与演变——兼论汉军万户府体系的历史变迁
[75-82]
王翠柏
[摘要]浏览(
1348
)次
DOI:
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契约
[83-88]
程丽 牛敬忠
[摘要]浏览(
1338
)次
DOI:
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战国时期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关系
[81-86]
张久和 张祥瑞
[摘要]浏览(
4186
)次
DOI:
金朝禁卫制度的构建与运行
[87-92]
张宝珅
[摘要]浏览(
4174
)次
DOI:
高车诸族称来源及关系探析
[93-97]
王石雨
[摘要]浏览(
4175
)次
DOI:
东晋大一统规制下的关系性权力及其逆向操纵——以东晋门阀政治的内向性及慕容氏的运作策略为中心
[59-67]
李磊
[摘要]浏览(
4579
)次
DOI:
北魏武川镇若干问题考辨
[68-73]
张文平
[摘要]浏览(
4598
)次
DOI:
论长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与影响
[75-82]
王绍东
[摘要]浏览(
5680
)次
DOI:
汉、匈关系中的侍子
[83-90]
苏家寅
[摘要]浏览(
5615
)次
DOI:
哈剌和林城始建年代考
[91-97]
全荣
[摘要]浏览(
5606
)次
DOI:
北朝士族门阀制度探微——以勃海李氏家族为例
[62-69]
刘军
[摘要]浏览(
6760
)次
DOI:
清代察绥地区地商探析
[70-77]
王伟娟
[摘要]浏览(
6706
)次
DOI:
汉代“王者无外”边疆思想的前期践行与反思改良
[64-71]
袁宝龙
[摘要]浏览(
9207
)次
DOI:
辽代宣徽使考述
[72-77]
卢修龙
[摘要]浏览(
8808
)次
DOI:
清代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——基于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的考察
[78-85]
陈文慧 王泽民
[摘要]浏览(
8807
)次
DOI:
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方金银器的传入与中西文化交流
[74-80]
付承章
[摘要]浏览(
9822
)次
DOI:
边疆内地化的渐进:清代察哈尔治理的发展历程
[81-87]
张懿德
[摘要]浏览(
9832
)次
DOI:
入唐奚族“质子”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
[71-75]
王丽娟
[摘要]浏览(
13308
)次
DOI:
清末官垦与蒙旗财政危机——以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中心的考察
[76-81]
夏文超
[摘要]浏览(
13311
)次
DOI:
代王拓跋猗卢残碑出土地及相关问题探讨
[73-78]
李荣辉
[摘要]浏览(
16044
)次
DOI:
552~555年柔然余部史事稽考
[67-73]
袁刚
[摘要]浏览(
15067
)次
DOI:
今本《魏书·高车传》史源探析
[74-78]
王石雨
[摘要]浏览(
15083
)次
DOI:
试论鬼方、斯基泰人、塞人与草原丝绸之路的贯通
[59-67]
张龙海
[摘要]浏览(
15167
)次
DOI:
元代的大宁路地震
[68-72]
翟禹
[摘要]浏览(
15121
)次
DOI:
元代奴儿干的东征元帅府
[73-79]
梁文力
[摘要]浏览(
15098
)次
DOI:
西汉“眩雷塞”新考
[63-70]
李鑫鑫
[摘要]浏览(
15085
)次
DOI:
元代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特质与价值
[71-78]
解丹琪
[摘要]浏览(
15092
)次
DOI:
关于契丹语若干名词的解读
[79-84]
额尔敦巴特尔
[摘要]浏览(
15240
)次
DOI:
明代蒙古莽晦王及其所属“冈留三营”考辩
[88-95]
胡日查
[摘要]浏览(
15140
)次
DOI:
“官法同构”视域下的元朝五府官
[96-101]
陈佳臻
[摘要]浏览(
15129
)次
DOI:
匈奴五部中北部的分化与剥离
[102-108]
刘兵
[摘要]浏览(
15148
)次
DOI:
“东北区域环境史”研究体系建构及相关问题探论
[62-70]
滕海键
[摘要]浏览(
15105
)次
DOI:
契丹居地变迁考
[71-77]
毕德广
[摘要]浏览(
15172
)次
DOI:
金代金源郡王封爵研究
[78-84]
孙红梅
[摘要]浏览(
15173
)次
DOI:
西汉上郡北部都尉府驻地考
[61-66]
孟洋洋
[摘要]浏览(
15247
)次
DOI:
考古资料所见辽代之文殊信仰考屑
[67-73]
程嘉静 杨富学
[摘要]浏览(
15106
)次
DOI:
《绥远旗志》研究
[74-79]
刘蒙林
[摘要]浏览(
15420
)次
DOI:
慕容氏的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 ——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间融合的个案研究
[61-68]
李海叶
[摘要]浏览(
15350
)次
DOI:
契丹部落联盟时期“王”“汗”称号及其关系——兼论“天皇王—天皇帝”称号及其双重性
[69-74]
冯科
[摘要]浏览(
15259
)次
DOI:
中古时期李陵后裔辨伪
[69-74]
李荣辉
[摘要]浏览(
15342
)次
DOI:
蒙古弘吉剌部与元朝西北军事
[75-79]
康建国
[摘要]浏览(
15315
)次
DOI:
明蒙对峙下的塔滩地望与地缘
[80-84]
卢绪友
[摘要]浏览(
15195
)次
DOI:
元刘万奴部答剌罕军考
[71-74]
刘晓
[摘要]浏览(
15451
)次
DOI:
17世纪20~30年代喀尔喀蒙古与沙俄的关系 ——以林丹汗西迁为中心
[75-79]
姑茹玛
[摘要]浏览(
15401
)次
DOI:
“边地”与“腹地”的复合体 ——军事防御视野下清前期长城以南沿边地带的战略地位
[80-87]
邓涛
[摘要]浏览(
15493
)次
DOI:
元朝纸币制度的选择、运行与崩溃——元朝快速灭亡原因的货币维度分析
[91-97]
李晓 李黎明
[摘要]浏览(
15512
)次
DOI:
契丹文史料所见安团将军及割烈司徒名讳考释
[108-115]
彭鞑茹罕
[摘要]浏览(
15398
)次
DOI:
辽朝追尊皇帝及其原因钩沉
[55-62]
肖爱民
[摘要]浏览(
15482
)次
DOI:
西夏基层社会管理组织问题探究
[63-68]
郝振宇
[摘要]浏览(
15357
)次
DOI:
北魏廷尉司直与监察、司法双向监督机制的构建
[69-76]
钟盛
[摘要]浏览(
15610
)次
DOI:
阴山以北的金元时期城址
[89-93]
魏坚 周雪乔
[摘要]浏览(
15312
)次
DOI:
唐太宗安边政策与治理模式述论——以处理与东突厥、薛延陀政权关系为例
[94-98]
冯雨晴
[摘要]浏览(
15335
)次
DOI:
元朝君臣关系“主奴化”再辨析
[89-94]
班布日
[摘要]浏览(
15761
)次
DOI:
箕子八条之教与辽朝礼制渊源考论
[95-99]
李月新
[摘要]浏览(
15900
)次
DOI:
西汉王朝西域都护的行政管理
[93-99]
李楠
[摘要]浏览(
15491
)次
DOI:
论“纵横史观”及其对科学编史学的价值
[100-104]
甄达洋
[摘要]浏览(
15470
)次
DOI:
柔然与西域相关的几个问题
[63-69]
袁刚
[摘要]浏览(
15553
)次
DOI:
隋朝大业三年榆林至紫河长城位置考
[70-73]
赵杰
[摘要]浏览(
15798
)次
DOI:
辽中京城的形制与沿革研究
[64-68]
任冠
[摘要]浏览(
15415
)次
DOI:
辽代冶金业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
[69-73]
李明华
[摘要]浏览(
15513
)次
DOI:
日本对东部内蒙古的殖民侵略 ——以伪满时期兴安省行政体制的演变为中心
[74-80]
宋从越
[摘要]浏览(
15820
)次
DOI:
论阴山对匈奴族生存与发展的价值
[61-65]
王绍东
[摘要]浏览(
15564
)次
DOI:
东魏北齐“六州都督”探研
[66-72]
章鸿昊
[摘要]浏览(
15678
)次
DOI:
“八部聚议立王”和早期契丹的社会性质
[73-80]
潘静
[摘要]浏览(
15441
)次
DOI:
女真人婚姻习俗的历史演变
[66-69]
贾淑荣
[摘要]浏览(
15571
)次
DOI:
明代蒙古的济农制度
[70-76]
于默颖
[摘要]浏览(
15721
)次
DOI:
萨迈林事件考述——兼论乾隆朝中央对土尔扈特的控驭
[77-82]
樊志强
[摘要]浏览(
15374
)次
DOI:
在中外互动中演变的清末恰克图边城——以西方游记为中心
[83-88]
李晓标 解程姬
[摘要]浏览(
15561
)次
DOI:
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伊和淖尔一号墓墓主人身份探析
[89-92]
包桂红
[摘要]浏览(
15471
)次
DOI:
儒家孝道思想在回鹘中的流播与影响
[72-80]
杨富学 张海娟
[摘要]浏览(
15681
)次
DOI:
排斥与凝聚:春秋战国时期夷夏之辩内涵
[81-84]
刘东升
[摘要]浏览(
15724
)次
DOI:
毡帐驼城:《绥远通志稿》之《采访录?故城》及其意义
[85-89]
郝园林 魏坚
[摘要]浏览(
15535
)次
DOI:
鄂尔多斯查干陶勒盖墓地人骨研究
[90-96]
阿娜尔 朱泓
[摘要]浏览(
15658
)次
DOI:
先秦时期北方草原玉石之路新考
[77-82]
逯宏
[摘要]浏览(
15876
)次
DOI:
元至治年间虞集若干事迹考
[83-87]
翟禹
[摘要]浏览(
15779
)次
DOI:
明代河西走廊地区达官家族的历史轨迹——以伏羌伯毛氏家族为例
[88-95]
张磊 杜常顺
[摘要]浏览(
15736
)次
DOI:
靖难之役与兀良哈南迁
[96-101]
杜洪涛
[摘要]浏览(
16098
)次
DOI:
试析清朝对归化城土默特的统治方略——对“带土投诚”及“安堵如故”的解读
[102-106]
吴超 霍红霞
[摘要]浏览(
15887
)次
DOI:
匈奴政权的社会性质
[74-79]
李春梅
[摘要]浏览(
15698
)次
DOI:
莫高窟、榆林窟元代汉文游人题记史料价值述论
[80-86]
陈光文
[摘要]浏览(
15754
)次
DOI:
论秦汉时期河套开发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兴起
[87-91]
慕容浩
[摘要]浏览(
15953
)次
DOI:
论匈奴“左臂”与相关问题——燕秦汉时期东北亚走廊系列研究之二
[80-96]
王海 刘俊
[摘要]浏览(
15908
)次
DOI:
乌禅幕相关史事还原——与林梅村先生商榷
[87-90]
李岭
[摘要]浏览(
15722
)次
DOI:
莫克与弭药——《鲁布鲁克东行纪》中的党项史料
[91-96]
刘铁程
[摘要]浏览(
15624
)次
DOI:
清代中后期蒙古年班制度的调整与变化
[97-101]
李治国
[摘要]浏览(
15806
)次
DOI:
清代绥远城财政收支体系探研
[102-106]
周红格
[摘要]浏览(
15662
)次
DOI:
鲜卑起源三说与“东胡后裔”的身份建构
[51-56]
杨懿
[摘要]浏览(
15987
)次
DOI:
论北魏宣武帝宗室政策的变轨
[57-63]
刘军
[摘要]浏览(
15722
)次
DOI:
辽代镇州城地理位置考辨
[64-69]
宋国栋
[摘要]浏览(
15921
)次
DOI:
郑洛经略青海抚处番族策略探析
[70-73]
钱萍
[摘要]浏览(
15752
)次
DOI:
试析清代至民国时期土默特田赋收入
[74-77]
包银山
[摘要]浏览(
15639
)次
DOI:
周人的发展壮大及其华夏观浅说
[55-60]
闫德亮
[摘要]浏览(
15606
)次
DOI:
汪元量事迹杂考
[61-64]
陈楠楠
[摘要]浏览(
15584
)次
DOI:
近代绥远旅蒙商外部风险应对机制初探
[65-69]
刘春子
[摘要]浏览(
15507
)次
DOI:
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尊号与谥号探析
[65-68]
肖爱民
[摘要]浏览(
15811
)次
DOI:
元代弘吉剌部只儿瓦台之乱新考
[69-73]
冯鹤昌
[摘要]浏览(
15744
)次
DOI:
日本江户时代绘制中国地图里的东北和蒙古地区
[74-77]
N.哈斯巴根
[摘要]浏览(
15716
)次
DOI:
由民国档案看土默特地区的文化变迁
[78-81]
乌云
[摘要]浏览(
15600
)次
DOI:
蒙古国“四方形遗址”所属时代考——以出土器物上的两组突厥卢尼文字判定
[82-84]
包文胜,张久和
[摘要]浏览(
15653
)次
DOI:
察哈尔兴业银行始末——兼论晚清至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的金融
[65-69]
牛敬忠
[摘要]浏览(
15718
)次
DOI:
“察哈尔”续考
[70-72]
加·奥其尔巴特
[摘要]浏览(
15720
)次
DOI:
北凉疆域变迁考
[73-78]
杨荣春
[摘要]浏览(
15629
)次
DOI:
阿旺罗桑却丹生平叙补——以《SUBUD ERIKE》为基础史料
[79-83]
全荣
[摘要]浏览(
15502
)次
DOI:
内蒙古阿尔寨石窟第28、31窟世俗人物壁画研究
[84-89]
李雨濛
[摘要]浏览(
15607
)次
DOI:
内蒙古地区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周围的关系
[73-78]
索秀芬,李少兵
[摘要]浏览(
15849
)次
DOI:
蒙古诸部南下河套与明朝边墙的兴建——以明代延绥镇边墙创修为中心
[79-84]
李大伟,曹志红
[摘要]浏览(
15702
)次
DOI:
试探北魏北部边疆军事经略及其成败
[85-89]
王萌
[摘要]浏览(
15742
)次
DOI:
萧查剌相公契丹文遗言
[54-57]
吴英喆
[摘要]浏览(
15804
)次
DOI:
“弃弓马而就诗书”:元代蒙古、色目人与书院建设
[58-62]
邓洪波,赵路卫
[摘要]浏览(
15753
)次
DOI:
黑水城文献所见元代付身考——兼论宋元付身制度的承袭与变化
[63-70]
杜立晖
[摘要]浏览(
15626
)次
DOI:
刘整病卒时间及原因探讨——宋元之际降将研究之一
[71-75]
翟禹
[摘要]浏览(
15717
)次
DOI:
蒙古汗国宗教文化政策及其对儒学的态度
[76-78]
姜海军
[摘要]浏览(
15768
)次
DOI:
近年科尔沁沙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新进展
[76-82]
朱永刚,陈醉
[摘要]浏览(
15828
)次
DOI:
沙州归义军政权大中五年入朝路再释
[83-87]
白玉冬
[摘要]浏览(
15697
)次
DOI:
辽代平州节度使的选任及其特点
[88-93]
吴凤霞,武文君
[摘要]浏览(
15726
)次
DOI:
清代伊犁察哈尔、厄鲁特两营旗屯述略
[94-97]
吐娜
[摘要]浏览(
15646
)次
DOI:
日伪时期蒙疆畜产行政机关的整备强化
[98-101]
丁晓杰
[摘要]浏览(
15736
)次
DOI:
试论中国鄂伦春族社会形态的变迁
[39-45]
何天明
[摘要]浏览(
15638
)次
DOI:
关于成吉思汗形象的历史依据
[46-48]
毕奥南
[摘要]浏览(
15750
)次
DOI:
元上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刍议
[49-53]
黄雨,魏坚
[摘要]浏览(
15781
)次
DOI:
东魏张琼墓志考释
[54-57]
刘东升
[摘要]浏览(
15897
)次
DOI:
《对议边塞事策》与唐中宗时期的东北经略
[58-61]
辛时代
[摘要]浏览(
15498
)次
DOI:
论夷夏观与汉武帝时期的汉匈战争
[62-67]
胡岩涛,徐卫民
[摘要]浏览(
15828
)次
DOI:
贺兰部考略
[62-66]
胡玉春
[摘要]浏览(
15868
)次
DOI:
奚族与北朝关系探讨
[67-69]
王丽娟
[摘要]浏览(
15831
)次
DOI:
北魏初至北周中莫仁氏家族之兴替
[70-75]
程刚
[摘要]浏览(
15875
)次
DOI:
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坝顶圜丘遗址性质初探
[76-80]
袁永春,张文平
[摘要]浏览(
15694
)次
DOI:
《牧隐稿诗稿》所见元明之际的中朝关系
[81-87]
李岭
[摘要]浏览(
15700
)次
DOI:
论黄教对蒙古族史学的影响
[88-91]
陶继波,李德锋
[摘要]浏览(
15833
)次
DOI:
先秦至西汉时期并州的变迁——兼论边郡设置的军事战略价值
[50-54]
杨丽
[摘要]浏览(
15821
)次
DOI:
匈奴族早期历史与阴山河套的关系
[55-59]
李春梅
[摘要]浏览(
15729
)次
DOI:
元狩二年夏霍去病出击匈奴路线证释
[60-63]
刘振刚
[摘要]浏览(
15900
)次
DOI:
中国古代北方草原部族的战利品分配方式及其演进
[64-67]
徐美莉
[摘要]浏览(
15812
)次
DOI:
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
[68-73]
周亚威 朱泓
[摘要]浏览(
15952
)次
DOI:
蒙古豳王家族与裕固族的形成
[37-43]
杨富学 张海娟
[摘要]浏览(
15869
)次
DOI:
元代巩昌汪氏家族交游略考
[44-48]
赵一兵
[摘要]浏览(
15823
)次
DOI:
略论崔寔在五原太守任上的作为
[49-52]
郝建平
[摘要]浏览(
15678
)次
DOI:
清末扎萨克图旗蒙荒行局及洮南府的设立
[53-57]
席连花
[摘要]浏览(
15934
)次
DOI:
20世纪30年代的绥远乡村建设委员会探讨
[58-62]
刘春子
[摘要]浏览(
15897
)次
DOI:
论战国秦汉时期长城的多重功能
[37-42]
王绍东 杜婷
[摘要]浏览(
16213
)次
DOI:
早期拓跋鲜卑基本史料比较研究——《魏书》与《北史》《通典》《文献通考》关系辨析
[43-48]
梁云
[摘要]浏览(
16055
)次
DOI:
后晋政权立废与契丹南进的转折
[49-54]
任仲书 马萌
[摘要]浏览(
15881
)次
DOI:
辽代榷场设置述论
[55-60]
程嘉静
[摘要]浏览(
16106
)次
DOI:
“走西口”移民与晋陕蒙毗连带文化圈的形成
[61-64]
张淑利
[摘要]浏览(
15977
)次
DOI:
19世纪前西方对蒙古的认知
[36-40]
李晓标
[摘要]浏览(
15914
)次
DOI:
中国传统民族边疆观念的演变与近代民族边疆观的形成
[41-45]
王德
[摘要]浏览(
15968
)次
DOI:
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康熙《河套图》初探
[46-49]
N.哈斯巴根
[摘要]浏览(
15749
)次
DOI:
呼伦贝尔俄侨考
[50-53]
管秀廷
[摘要]浏览(
15662
)次
DOI:
十六国时期太行山区丁零翟魏政权初探
[54-57]
周国琴
[摘要]浏览(
15807
)次
DOI:
辽对西北边疆的征服与治理
[58-60]
雪莲
[摘要]浏览(
15708
)次
DOI:
“同化”与“异化”:三燕时期辽西走廊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
[54-57]
穆崟臣
[摘要]浏览(
15977
)次
DOI:
辽代大理寺探讨
[58-62]
杨逍
[摘要]浏览(
16044
)次
DOI:
元上都宗教建筑布局的考古学观察
[63-67]
冯宝,魏坚
[摘要]浏览(
16040
)次
DOI:
关于车臣汗乌默客
[68-71]
姑茹玛
[摘要]浏览(
16032
)次
DOI:
《羊年契约文书》及其成书年代考
[72-76]
全荣
[摘要]浏览(
16021
)次
DOI:
张绥铁路对内蒙古城镇近代化的影响
[77-81]
段海龙
[摘要]浏览(
15816
)次
DOI:
肇源白金宝陶器绳纹图样的文化特征分析
[82-87]
黄也平,齐甲子
[摘要]浏览(
16241
)次
DOI:
关于辽朝后族室鲁的几个问题
[45-50]
史风春
[摘要]浏览(
15850
)次
DOI:
清代雍正朝官员行政问责与处分类别
[57-60]
孟姝芳
[摘要]浏览(
15773
)次
DOI:
伪蒙疆政权时期的寺院教育改革——以土默特特别旗为例
[61-64]
乌云
[摘要]浏览(
15900
)次
DOI:
北方游牧民族收继婚俗中的女性——以辽金元为例
[65-67]
贾淑荣
[摘要]浏览(
16047
)次
DOI:
府州折氏与辽的关系
[68-71]
高建国
[摘要]浏览(
15797
)次
DOI:
阿勒坦汗义子恰台吉生平事迹考述
[51-56]
于默颖
[摘要]浏览(
15857
)次
DOI:
乌桓、鲜卑南迁西进与北方民族关系演变
[53-57]
崔向东
[摘要]浏览(
15811
)次
DOI:
清代伊犁察哈尔营的戍边
[58-61]
吐娜
[摘要]浏览(
15828
)次
DOI:
包头燕家梁遗址出土铜铺铭文考略
[62-65]
唐彩霞,张红星
[摘要]浏览(
15698
)次
DOI:
北朝时期库莫奚居地变迁考
[66-69]
毕德广
[摘要]浏览(
15673
)次
DOI:
民国归绥城街巷研究
[70-73]
牛淑贞
[摘要]浏览(
15935
)次
DOI:
独孤部族源考
[74-78]
胡玉春
[摘要]浏览(
15749
)次
DOI:
隋唐时期辽西地区的移民及其影响
[49-53]
肖忠纯
[摘要]浏览(
16062
)次
DOI:
《白银鉴》的史料价值暨对蒙藏交往史的新认识
[54-57]
苏鲁格,张建新
[摘要]浏览(
16286
)次
DOI:
晚清内蒙古地区民变诱因探析
[58-61]
田锋
[摘要]浏览(
16220
)次
DOI:
金朝东北路界壕考——兼论东北路招讨司
[62-66]
宁波
[摘要]浏览(
16193
)次
DOI:
论元代入仕怯薛的儒化与相权的特点
[67-71]
班布日
[摘要]浏览(
16148
)次
DOI:
《成吉思汗法典》探析
[72-76]
陈小洁
[摘要]浏览(
16010
)次
DOI:
汉代常平仓探讨
[77-79]
慕容浩
[摘要]浏览(
16080
)次
DOI:
辽代佛教信徒持斋与禁屠考略
[42-46]
张国庆
[摘要]浏览(
16159
)次
DOI:
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周边的关系
[47-52]
索秀芬,李少兵
[摘要]浏览(
16262
)次
DOI:
古突厥语辅音音素的演变及其构成哈萨克语同族词研究
[53-56]
帕提
·
比都拉
[摘要]浏览(
16233
)次
DOI:
唐咸通年间授封黠戛斯考
[57-59]
王洁
[摘要]浏览(
16179
)次
DOI:
清代归绥城往日城市意象解读
[60-63]
乌铁红
[摘要]浏览(
16162
)次
DOI:
从清末三次改革看省会城市地位
[64-67]
赖小路
[摘要]浏览(
16196
)次
DOI:
清代呼和浩特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及其印务处管理
[43-49]
胡日查
[摘要]浏览(
16245
)次
DOI:
论匈奴政权的分封制
[50-54]
李春梅
[摘要]浏览(
16232
)次
DOI:
扎鲁特蒙古昂罕系统进入清军八旗始末研究
[55-58]
白莹
[摘要]浏览(
15929
)次
DOI:
白泥窑遗址文化遗存述论
[59-62]
崔树华
[摘要]浏览(
16090
)次
DOI:
建国初期绥远省匪患与剿匪方式探讨
[63-65]
张华伟
[摘要]浏览(
16070
)次
DOI:
走进契丹汉人耿崇美
[66-69]
李月新
[摘要]浏览(
16183
)次
DOI:
论达延汗时期蒙古与明朝关系
[35-38]
晓克
[摘要]浏览(
16131
)次
DOI:
契丹人的处世方式与价值追求
[39-43]
任爱君
[摘要]浏览(
15944
)次
DOI:
鄂尔多斯部的由来考
[44-48]
奇·斯钦
[摘要]浏览(
15960
)次
DOI:
匈奴单于姓氏复原考释
[49-54]
乌其拉图
[摘要]浏览(
16048
)次
DOI:
白塔山摩崖石刻初探
[55-58]
荣泽
[摘要]浏览(
16040
)次
DOI:
扎赉特旗开放蒙地与蒙租
[59-62]
孟根
[摘要]浏览(
15977
)次
DOI:
清末绥远地区宗教文化的侵袭与抵制——二十四顷地教案成因探析
[63-66]
王德
[摘要]浏览(
16172
)次
DOI:
西夏弥勒信仰及相关问题
[31-36]
杨富学 樊丽沙
[摘要]浏览(
16164
)次
DOI:
伊儿汗帖古迭儿的伊斯兰教政策分析
[37-40]
田明 张龙海
[摘要]浏览(
16126
)次
DOI:
黑水城出土勘合文书种类考
[42-44]
潘洁
[摘要]浏览(
16109
)次
DOI:
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生业方式——以植物考古学为中心
[45-48]
孙永刚
[摘要]浏览(
16169
)次
DOI:
隋唐时期奚族与突厥族关系探讨
[49-52]
王丽娟
[摘要]浏览(
16061
)次
DOI:
明开平卫置迁考述
[53-56]
翟禹
[摘要]浏览(
16079
)次
DOI:
民国三年: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转折点
[57-60]
张威
[摘要]浏览(
15885
)次
DOI:
辽代大林牙院探讨
[48-52]
何天明
[摘要]浏览(
15845
)次
DOI:
锡勒图库伦喇嘛旗之“库论”考
[53-58]
巴
·
苏和 特日乐
[摘要]浏览(
15859
)次
DOI:
成吉思汗时期的驿站交通探析
[69-61]
奥林胡
[摘要]浏览(
15740
)次
DOI:
耶稣会士张诚眼中的蒙古地区
[62-66]
李晓标
[摘要]浏览(
15880
)次
DOI:
秦汉时期雁门郡的交通及其军事战略价值
[67-70]
杨丽
[摘要]浏览(
15876
)次
DOI:
试论辽朝帝王陵寝的营造
[71-74]
孙伟祥
[摘要]浏览(
15927
)次
DOI:
辽朝何以“雄长二百余年”——《辽史》论赞相关议论探究
[42-46]
吴凤霞
[摘要]浏览(
15833
)次
DOI:
黠戛斯汗国形成时间考辨
[47-50]
王洁
[摘要]浏览(
15908
)次
DOI:
辽朝太祖至世宗时期的中书令探析
[51-54]
刘仲
[摘要]浏览(
15719
)次
DOI:
匈奴政权的创建问题——兼论冒顿单于以前的匈奴与东胡的关系
[55-58]
李春梅
[摘要]浏览(
15931
)次
DOI:
中国岩画的区域分布及特点比较
[59-62]
张文静
[摘要]浏览(
15879
)次
DOI:
试析达延汗收服右翼三万户的原因
[63-66]
金晓
[摘要]浏览(
15849
)次
DOI:
从明朝与北元—蒙古诸部关系的演变看明人的蒙元史学编纂
[67-71]
李德锋
[摘要]浏览(
15745
)次
DOI:
赫连夏地方州、镇(城)考
[35-39]
胡玉春
[摘要]浏览(
16039
)次
DOI:
晚清察哈尔蒙旗游牧地的开垦及地权问题 ——以韩大成案为中心的考察
[40-45]
牛敬忠
[摘要]浏览(
16021
)次
DOI:
试论金朝河东地区山寨抗蒙作战
[46-49]
李浩楠
[摘要]浏览(
15845
)次
DOI:
元儒程端学对经文的尊信
[50-53]
周国琴
[摘要]浏览(
15877
)次
DOI:
辽朝主管音乐的机构及其主要职能
[54-56]
李先叶
[摘要]浏览(
15796
)次
DOI:
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祭祀活动及其特点初探
[57-61]
乌兰
[摘要]浏览(
15938
)次
DOI:
明朝对蒙古头目、使臣的授职
[39-44]
于默颖
[摘要]浏览(
15924
)次
DOI:
大辽与北汉联盟关系探析
[45-48]
李鹏
[摘要]浏览(
15847
)次
DOI:
唐代漠北铁勒诸部居地考
[49-54]
包文胜
[摘要]浏览(
15872
)次
DOI:
论中国古代的民族羁縻政策郭苏星
[55-58]
孙振玉
[摘要]浏览(
16034
)次
DOI:
从墓葬壁画艺术看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
[59-62]
包江宁
[摘要]浏览(
15964
)次
DOI:
拓跋鲜卑一种特殊的合葬类型——二次叠葬墓
[63-65]
吴松岩;
[摘要]浏览(
16167
)次
DOI:
西夏圣容寺及其相关问题考证
[66-69]
梁松涛;杨富学;
[摘要]浏览(
16213
)次
DOI:
蒙古族聚落形态考辨
[70-73]
于学斌;
[摘要]浏览(
16173
)次
DOI:
绥远省政中心西移陕坝始因考述
[74-77]
丁平;
[摘要]浏览(
16392
)次
DOI:
绥远地区自立教会考
[78-81]
刘春子;
[摘要]浏览(
16109
)次
DOI:
用户登录
投稿须知
作者投稿操作指南
投稿须知
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(汉文版)版权转让协议
投稿时请使用IE浏览器!
文章检索
关键词
标题
作者
上期目录
下期目录
往期目录
2023年
2022年
2021年
2020年
2019年
2018年
2017年
2016年
2015年
2014年
2013年
2012年
2011年
2010年
2009年
2008年
本刊栏目
政 治
法 学
社 会
历 史
哲 学
经济·管理
教 育
文 学
语 言
文 化
西部论坛